7月20日,廈鎢新能發布公告稱,公司與格林美簽署了《新一代三元前驅體產品合作開發協議書》,就新一代前驅體產品(包含高電壓型三元前驅體、四元前驅體、超高鎳低鈷前驅體、無鈷前驅體等新型前驅體)開發事宜達成合作,約定未來5年格林美將向廈鎢新能供應總數預期為45.5萬噸-54萬噸的前驅體產品。
廈鎢新能將向格林美采購*高54萬噸前驅體產品
根據協議,基于項目的開發進展,雙方對未來5年前驅體產品的供需數量預期分別為:2023年3.5萬噸-4萬噸,2024年6萬噸-8萬噸,2025年10萬噸-12萬噸,2026年12萬噸-14萬噸,2027年14萬噸-16萬噸。
廈鎢新能表示,本次合作將有利于雙方發揮各自比較優勢,屬于公司產業鏈合作的重要舉措,有利于提升公司的三元前驅體穩定性。
除了本次攜手格林美,廈鎢新能去年12月還與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預計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,三元前驅體供需量將達4萬-7萬噸;去年9月,廈鎢新能與三元前驅體行業龍頭中偉股份達成協議,其中約定三元前驅體產品的供需量約為1.5萬-3.5萬噸/年。
據了解,廈鎢新能的產品不僅僅局限于三元,目前公司正積極發展包括鋰電正極材料在內的多種能源新材料產業,產品涵蓋鈷酸鋰、三元材料、前驅體、錳酸鋰、磷酸鐵鋰、高鎳材料、NCA等全系列鋰電新能源材料產品。
廈鎢新能曾于今年2月在互動平臺表示,公司產線始終處于滿產滿銷的狀態。公司截至2021年底的產能為年產約8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,在不考慮技改的情況下,2022年年底將實現年產約11萬噸的產能規模。
7月15日,廈鎢新能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,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3.02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65.68億元增加77.34億元,增長幅度為117.75%;凈利潤約為5.32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2.51億元增加2.81億元,同比增長112.19%。其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.57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2.32億元增長97.20%,也接近倍增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