翔鷺鎢業:鎢產業鏈全布局。公司專注于鎢制品的開發、生產和銷售,經過多年的發展,形成從仲鎢酸銨(APT)、氧化鎢、鎢粉、碳化鎢粉到硬質合金等為一體的產品體系。2021 年碳化鎢粉(76.28%)和硬質合金(12.97%)的營收占比高達89.24%。歷史沿革來看,1997 年4 月,潮州翔鷺鎢業有限公司成立,由開達加工廠、福州金達和廈鎢工會設立。2012 年7 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,即廣東翔鷺鎢業股份有限公司。2017 年,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。截至2022 三季報,公司實控人為陳啟豐、陳宏音(陳啟豐配偶)、陳偉東和陳偉兒,持股比例總計45.80%。
基本業務穩中有升,退城入園項目對APT 供應形成支撐。公司業務所在地,即潮州區域和江西區域均取得長足發展。 ①潮州區域粉末生產因設備的更新和優化,各系列產品產量明顯提升;②江西區域加強操作技能培訓,粉末和硬質合金產品產銷量均明顯提升。退城入園技改項目推進,對APT 供應形成強力支撐。2020 年底,江西翔鷺已具備年產500 噸鎢精礦、3000 噸氧化鎢、2500 噸鎢粉碳化鎢粉、400 噸硬質合金的生產能力。以2022 年的定增募投項目來看,2022-2025 年的產能增量來自于子公司江西翔鷺。退城入園技改項目將在江西翔鷺形成年產7000 噸高性能超細碳化鎢粉、9000 噸APT 及其配套8000 噸氧化鎢的生產能力,其中9000 噸APT 均為自用。公司擴充APT 產能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,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的不利影響,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光伏鎢絲新看點,鎢絲金剛線前景廣闊。公司募資實施以母公司為主體的光伏用超細鎢絲研發項目,項目建設期為18 個月。擬研發的鎢絲母線作為光伏硅片切割金剛線的母線,具有廣闊市場前景。根據對182mm 寬,150μm 厚的硅片的測算我們認為通過使用鎢絲達到更細線徑具有經濟性,相較36μm 高碳鋼絲母線,30μm 鎢絲母線的單kg 方棒凈收益可提升6.39 元。2025 年全國光伏行業用鎢絲需求有望達到2.17 億公里,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1.39 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109.55%。
盈利預測。我們預計公司2022-2024 年營收分別為15.8、17.3 和18.8 億元,預計利潤為0.26、0.34 和0.46 億元,同比增速6.5%、30.1%和34.4%,對應當前22.7 億市值下的PE 分別為86x、66x 和49x。我們看好公司APT 產能擴張順利落地,以及鎢絲金剛線替代傳統金剛線邏輯下鎢絲業務業績潛力,公司將受益于行業擴容和產業鏈向下延伸帶來的一體化成本優勢,*覆蓋給予“買入”評級。
風險提示:APT 產能落地不及預期,鎢絲研發進度不及預期,APT 價格大幅下降。
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,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。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、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、及時性、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。據此投資,風險自擔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,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